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党团建设>>党建工作>>正文

我校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国际会议厅隆重开幕,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组织部部长、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人事处处长蔡广志,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陈俊杰,中共包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军,中共包头市委组织部一处处长李强。

出席开幕式的学校领导有:党委书记敖旭鹏,党委副书记、院长任雁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锡锋,副院长张延明、薛富、辛利民;发展与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董全进、杜瑞喜、刘善琳、武瑛;监察审计处处长刘青山,宣传统战部部长陈芳,院长助理、乳品工程学院院长武建新,教务长、教务处处长禹文龙。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院长任雁秋主持。

会上,党委书记敖旭鹏作了题为《凝心聚力 开拓进取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发展的基本回顾;二、经验体会与形势分析;三、今后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报告中,他首先回顾了学校十年的办学历程,指出:回顾高职十年办学历程,可以概括总结为: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八项显著成绩。

三大历史性跨越是:

(一)成功建设了新校区。学校在基础差、底子薄、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率先在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建成了新校区,将学校由偏远的郊区迁入城市核心圈,彻底突破了办学空间的瓶颈制约。通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校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为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通过了教育部两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首批跨入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学校的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全面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程。确立了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培育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体现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技能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八项显著成绩是:

(一)内涵建设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日渐深入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7年以来,学校建成自治区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建成校级特色专业14个,精品课程29门。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若干意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试点工作。

在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才培养质量树品牌,以社会服务促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进步”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突出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围绕支柱产业,拓展服务领域”的办学定位。打造了职业技能教育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平台、素质教育平台、素质拓展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六大平台。构建了技能牵引、知识支撑、实践培养、文化熏陶”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水平日益提升

十年来,教职工人数由188人增加到842人,其中专任教师由150人增加到66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由34人增加到200多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由38人增加到180人,其中正高28人。目前,学校有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5人、教坛新秀2人,包头市5512工程”创新团队1个,公共安全专业技术领域首席专家1人。拥有校级教学名师13人,教坛新秀25人,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41人,骨干教师105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三)开放办学态势良好,社会服务初见成效

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密切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技术开发,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共同育人。加强国际交流,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专业建设。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同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英国、日本、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二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促进科研与教学工作良性互动。2007年以来,共承担市级以上各类课题160多项,争取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包头市轻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蒙古高职院校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示范基地”等市级、自治区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在我校建成。

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十年来,累计招收各类成人学历教育1.2万多人。培养中、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68名,拥有20个培训资质,可开展60个工种的初、中、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2.6万人次,社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累计达10万人次以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四)学生工作成效明显,招生就业保持稳定

大力倡导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围绕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模式。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齐抓共管的学生工作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校园稳定。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单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教育厅组织的四项工作”评估中,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的好成绩。

全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十年来,高职专业数量由最初的6个增加到40个,在校生人数由建院之初的3000多人,增加到12000多人。在高考报名人数不断下降的大环境下,创新招生工作思路,保持了办学规模的稳定。积极为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大力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创业培训。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

(五)管理创新扎实推进,办学活力大幅提升

稳步推进两级管理制度改革,下放财权、事权,推动管理重心逐渐下移。2012年,实施了撤系设院战略,组建15个二级学院,优化了专业布局,激发了教学单位的办学活力。本着优绩优酬、兼顾公平”原则,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投身一线工作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编辑印发了《党委文件选编》、《管理制度选编》、《教育文献及法律法规选编》,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六)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以新校区建设为龙头,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占地总面积由120亩增加到1000多亩,总建筑面积由5万平方米增加到26.5万平方米。利用欧元贷款和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建成了一批专业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由32个增加到236个,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由1500万元增加到8000余万元。固定资产原值由4700万元增加到6亿多元(不含土地部分)。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2011年自动化办公系统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校园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配套推进,一山两湖三场四园”十大校园景观基本建成,实现了春夏有花,秋季有果,四季有绿”,花园式大学实至名归。

十年来,学校办学总经费由2002年的12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亿元。2009年以来,通过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共申请各类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化解债务1.8亿元,置换校园土地到位资金折算1.2亿元。学校已基本走出财务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注重开源节流。优化后勤管理运行模式,建设节约型校园。完善校园技防设施,做好维稳工作,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把保障教职工权益放在和学校发展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几年来,学校自建住宅16万平方米以上,实现了户均一套住宅,大大改善了教职工的居住条件,提升了生活质量。教职工工资逐年提高,2012年人均年收入达6.5万元,与2002年相比,基本翻了两番。积极推行校务公开,畅通意见渠道,就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办落实。认真做好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的服务工作,使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位教职工。

(七)校园文化逐渐繁荣,文化育人深入人心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立足弘扬良知、诚信、服务、责任”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富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从硬件建设入手,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成功举办体育健康文化节,坚持开展读书月活动,借助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塑造人、成就人。从图书馆到实训楼,从办公楼到操场,从道路标识到校园景观,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做到每个空间,每处场所都发挥育人功能。

(八)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和谐校园助力发展

全面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组织建设方面,按照方便活动、有利工作”的原则形成了以部门为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建制,设立20个党总支、10个直属党支部。各党总支设立党员活动室,确保组织活动有场所、党员活动有去处。按照每名党员80元的标准划拨日常活动费用,另外按照党总支2万元、直属党支部1万元的标准建立党建专项经费制度,全校每年用于党建工作支出经费约60万元。

在党建、干部管理和考评方面,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为重点,建立了综合考评制、分类定级制、激励表彰制、诫勉谈话制和末尾调整制”等工作制度。

在党代表工作方面,创立了党代表任期制1125”工作法,即每年参加一次会议,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两条建议,参与五个方面的决策,充分发挥好党代表在任期内的履职作用。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坚持采用公开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确保大家做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根据包头实际,在学校层面设立了发展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在下属部门设立了顾问岗位,发挥因年龄原因离开实职岗位的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部分内设机构增设助理岗位,大胆培养和锻炼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年轻优秀干部,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轻院大讲堂” ,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个人自学、外出考察等形式进行系统地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

在领导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对干部任用、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等重要问题一律由党委、行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进行公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对基建项目、大宗物资的采购实行招投标、跟踪审计,做到公开透明。通过这些措施,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干事环境,推动了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建院十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上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多年来给予大力支持指导的结果;是学校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学校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全校共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党委书记敖旭鹏在报告中指出:在职业教育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具有国际视野和全局意识,以大手笔、大思路、大动作,推动事业大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强化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机遇意识,树立勇于担当、立说立行、积极进取的新风尚。要破除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的意识,树立谦虚谨慎、再创辉煌的思想。破除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意识,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思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意识,树立改革创新、发展进步的思想。破除怨天尤人、妄自菲薄的意识,树立事在人为、逆境崛起的思想。破除消极观望、坐等靠要的意识,树立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思想。破除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的意识,树立实干兴邦、艰苦创业的思想。破除慵懒散慢、无所作为的意识,树立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的思想。破除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破除揽功推过、推诿扯皮的意识,树立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思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意识,树立实事求是、执政为民的思想。

他提到,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一、全面推进示范校建设,开创内涵建设新局面;二、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开创师资队伍建设新局面;三、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开创社会服务的新局面;四、以服务学生全面成长为宗旨,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五、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开创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六、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开创管理工作新局面;七、持续完善办学条件,开创运行保障工作新局面;八、注重文化育人功能,开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九、对接国内外先进办学模式,开创合作办学工作新局面;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最后,党委书记敖旭鹏同志总结:回顾十年来的办学历程,我们最重要的体会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更新办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抢抓发展机遇,这是我们科学发展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来凝聚人心,这是我们科学发展的基础。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增强保障服务能力,这是我们科学发展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推进民主决策,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这是我们科学发展的保证。今后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建设自治区示范院校为龙头,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重点,以培养满足社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之路,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

会上,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组织部部长、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人事处处长蔡广志讲话,他强调,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首批进入自治区示范院校的重点建设单位,希望学校能以此次党代会和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真抓实干,敢于创新,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这次会议是在学校全面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系统推进改革创新,启动示范院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学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一条:化工学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下一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

关闭